Left

猎头资讯

Headhunting information

您的位置: 首页 - 行内资讯 - 猎头资讯

厦门猎头:怎样把专业能力变成“专业权力”? 2022-03-29

千万不要当办公室里的“救火队员”。

1/5

不要让专业能力成为你晋升的“绊脚石”

小A毕业后经过三年努力,渐渐成为部门的技术骨干。他带领的小组,几乎承担了大部分高难度的项目,只要有他在,上司就觉得心里有底,把他的专业能力当成部门标杆。

小A觉得自己再混个两三年,上司的这个位置,希望很大,这家公司可是985毕业生都抢着要进来的,能在五年内混到中层的位置,他在大学同学里也算是佼佼者了。

谁知接下来的三年,事情渐渐偏离了他设想的“完美职业轨迹”。

第一年,有个调到其他业务部门的机会。虽然是一个差不多级别的位置,但小A还真想动一动,因为现在的工作有点缺乏挑战性了;可就是下不了决心,因为自己积累的专业能力有一半派不上用场。

上司也劝他别去,毕竟没有升职,不值得。为了留住他,上司给他加了薪,还向小A暗示,这个位置早晚是他的,不用着急。

小A明知上司是不愿让他走,毕竟技术上,别的同事顶不上,但上司的话也有道理,开出的条件也很优厚,就放弃了,最终让业务能力不如他的小B去了那个部门。

第二年,终于有了一个升职的机会,是公司新成立的业务部门,专业刚好对口,小A是最具实力的候选人。

可最终小A还是莫名其妙地落选了,他一气之下打算离职。为了安抚他,上司把他提成了部门经理助理,但负责的业务和汇报关系没变,等于是个虚职。

小A想想,上司跟老总关系很铁,早有风声要调大区总经理,他一走,自己的虚职总会变成实职的,算了,再等等吧。

一个偶然的机会,小A打听到自己落选的原因:新部门的经理向小A的上司了解情况,上司把小A狠狠地“夸”了一通:“小A专业能力真的很强,时间都放在专业上,也不怎么跟别的同事沟通,基本上一个人包办了,其他同事就是给他打打下手。总之,确实是个非常专业的人才。”

小A没想到,上司竟然背后捅自己一刀。老子不干了!就在小A准备跳槽之际,上司调走了。

第三年,终于把上司给盼走了,可小A等来的却是新上司。更可恶的是,上司竟然是当年调到其他部门的那个专业不如他的小B。

这次上司倒是力荐小A,但问题是,小A“只懂专业不会带团队”的印象,已经深入老总的心中了,再加上小A平时确实不怎么跟人打交道,手下确实像走马灯一样不停换人……

在人事关系复杂、职能分配清晰的大公司,小A的悲剧是很多专业型员工的共性,出色的专业能力最后反而把他们困住在原地不动,在目前的位置干得越得力,上司越认为他们并不是更高级职位的合适人选。

尤其是一些体制内企业,你在某一个专业职位上停留的时间越长,你晋升的机会就越少;相反,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者,履历表往往是在形形色色的部门各干个一两年,看上去反而很不专业。

这种“专业陷阱”是如何形成的?你又该如何走出去呢?

2/5

不要掉进专业的陷阱

初进职场,最重要的是从同事中脱颖而出,所以效率最高的努力方向是单点突破,把某一项能力发挥到极致,只要有某一点专业能力上突围,你就能在职场上立住脚。这就是所谓“长板效应”。

在这段时间,你的同事是你的对手,你要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去打败他们。

但接下来的路,就复杂多了。

无论是更高的职位,还是更高的薪水,都需要你通过整个团队去发挥价值,即便是大公司分出管理线和技术线,可技术线上的大牛仍然是要管理思维而不是专业思维。

在管理这件事上,你的专业知识中最深奥的那一部分用处不大,你的“竞争优势”反而会影响你尽早建立“管理者思维”。

因为做自己擅长的事更有效率,于是你更用擅长的能力完成任务;因为你把精力分配在你最擅长上任务上,那些同样重要的任务就被你忽略了。

这就是“路径依赖”。专业上的突破,总是会形成路径依赖,限制你继续发展

电影《肖申克的救赎》里有一句著名的台词:“刚入狱的时候,你痛恨周围的高墙;慢慢地,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;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”。

小A的第一次错误决定,正是“路径依赖”造成的,明知自己应该拓宽业务能力,却害怕丢掉来之不易的“竞争优势”。

更糟糕的是,不但你有“路径依赖”,你的同事和上司也有“路径依赖”——反正有小A这样的人去解决问题,我们把自己的事情做做好就行了。

较强的专业能力意味你很容易手痒,剥夺了其他同事的机会,特别是你的助理,你的手下,往往得不到锻炼的机会。

而你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,还在怪现在的95后、00后动手能力太差,公司HR招人没眼光,其实大家明知道是怎么肥事,只是碍于面子不愿说破。

于是助理养成了依赖你的习惯,上司也不愿把有潜力的新人给你带,这就形成了“恶性循环”,最后就让你陷入一个更尴尬的处境:

如果把你升上去,你的职位谁来填补?

当然这不是问题的本质,真想提升你,大不了花点时间再招人,最关键是你在上司甚至老总心中留下了一个印象——只懂专业,不会带团队。

这个印象一旦成为定论,就是你职场生涯的“死穴”,它会导致你与上司和其他同事关系的异化。

试想:如果你去咨询律师,他却动不动跟你谈足球,你肯定觉得他在浪费你的钱——尽管他可能聊足球也很专业,你也喜欢聊足球。

你的领导正是这样的感觉:你越专业,他越是觉得,最合理的安排是把你200%的时间都塞进专业里。

你跟律师的关系是买方与卖方的关系,而上司与下属的关系还多了一个团队伙伴的关系,上司有责任从中挑选和培养未来管理者。

在高层管理者看来:一个未来的管理者并不一定业绩是最好的那个,也不一定是专业能力最强的那个,但一定是那个在工作中往往很注重团队协作,不惜花大量的时间与其他同事沟通的人,能够激励团队士气的人。

其实很多专业人士是理解这一点的,但问题是,现在他们还不是管理者,还需要靠专业吃饭。怎么才能跳出“恶性循环”,避免给上司留下一个“太过专业不堪重用”的印象呢?

3/5

跳出专业去思考

经验和能力是会自我循环,既然这个循环是从“路径依赖”开始的,那第一步就要打破这个“专业惯性”,核心原则就是“以退为进”。

退是什么呢?如果你已经建立起一个专业形象,你应该隐藏你专业的深度,而有意拓宽思维的广度。

广度是什么呢?胡适在《中国哲学史大纲》里说:两个人在争论谁高谁矮,庄子走过来说:二位不用争了,我刚才在那埃菲尔铁塔上看下来,觉得你们二位的高低实在没有什么分别。

你必须站在专业之上分析专业:哪些能力是必备的,哪些能力要克制,哪些能力是不被允许的。

以前,遇到困难的任务,你第一个念头就是:“噢,这项目任务需要用很专业方法去解决,其他同事肯定不行,只有我可以”,然后沾沾自喜一番。

现在你应该这么想:“这些经常遇到的任务,我们不能总是把定义为只有某些专业人士才能做到,一定有什么方法论的东西,或者有一个更好的团队协作的方式,可以让更多的员工都能做好。”

如果你在业务部门,把你的眼光从你的工作领域向上下游拓展,如果你在职能部门,你要把你的眼光投向你所服务的业务部门。

结果如何,不重要,重要的是你这么想了,你开始摆脱“专业至上”的路径依赖,也让同事上司摆脱对你的依赖。

有了退,才有进。进是什么?改变你和同事、上司的关系,你不再是一个随叫随到的“救火队员”。

当你学会站在一个高度之上看待工作之后,你会发现专业能力仍然是有用的,所以你不能轻易拿出来,去换取那些廉价的“赞美”,你应该用你的专业能力去换取职场上更重要的东西——权力。

4/5

不要当办公室里的“救火队员”

现代职场是一个高度协同精细运行的机器,维持其运行的,不是专业能力而是权力,只不过,这个“权力”的本质,被公司制度、企业文化掩盖了。

权力才是职场成功的核心,你可以利用专业能力争取的权力包括但不限于下面几点:

1、当同事向你求助时,不要直接给答案,尽管你一眼就能看出答案,你可以给一些建议。而且就算是建议,也要分几次给,一方面让同事有自己思考的空间,另一方面把工作进度控制在自己的手上。

Right

BirKim Copyright © 2011-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. 佰俊厦门猎头 版权所有;厦门猎头公司(佰俊人才服务许可号:350200RL1108),邮箱:957489132@qq.com,客服:4000809881;
工信备案号:闽ICP备2022001179号-5公安备案号:闽公网安备35020602002438号

微信

QQ

0592-5186035
0592-5820761
1812072772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