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 / 王世民
深圳尔雅总裁 | YouCore创始人
着有《思维力》《学习力》《个体赋能》
01
换位思考是导致大多数问题的原因
你有碰到过下面这些事儿吗?
比如,觉得有位同事特别没有协作意识,要他配合的事情总是一拖再拖。
再比如,觉得领导处事不公,自己已经是部门加班最多的人,却还不断地分配工作给自己。
还有,觉得自己带的人眼里没活,自己不去盯的话,哪怕事儿堆成山了也不会主动去做。
再有,觉得某位客户特别挑刺,一个方案来回让改7、8次了还要继续改,项目进度都被耽搁了。
......
这样的事儿简直举不胜举。
其实这些事,绝大多数都是因为缺乏换位思考导致的:有你缺乏换位思考的原因,也有别人缺乏思考的原因。
为何换位思考会是导致绝大多数问题的原因呢?
因为人是社会性动物,人类社会更是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建出来的,换位思考不足就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理解的不足,自然也就容易造成各种各样的问题了。
既然现在知道了,那多多换位思考不就得了?你可能会这么想。
这个说起来简单,但做起来可就不那么容易了,一个人换位思考水平的提升至少要经历三个层次:
◆ 第一层:知不知
◆ 第二层:能不能
◆ 第三层:愿不愿
02
知不知
几乎没人会认为自己不会做换位思考。
事实也是如此。
“心理理论”指出,人类先天就能够以推理方式理解自己以及周围人的心理状态,并根据推理做出合乎社会期待的反应与行动。
美国加州伯克利分校的心理学教授艾莉森**8226;高普尼克和助手做的一个实验表明,我们在18个月的时候,就已经知道每个人想要的东西不同了。
艾莉森和助手贝蒂给婴儿展示了两碗食物,一碗盛满了好吃的小鱼饼干,另一碗盛满了生的西兰花。
所有参加测试的婴儿都更喜欢饼干。
贝蒂分别品尝了一下两个碗里的食物。
她在品尝西兰花时面带愉快的表情说道:“真好吃!”
而对小鱼饼干则做出厌恶的表情并说道:“好难吃!”
然后她把两碗食物同时放到宝宝面前,伸出手对婴儿说:“你能给我一些吃的吗?”
实验显示,14个月大的婴儿依然很天真地以为所有人都喜欢饼干,他们会把饼干递给贝蒂。
但是更聪明的18个月大的婴儿则会把西兰花拿给贝蒂,虽然他们自己很讨厌西兰花。
你看,我们还是一个一岁半大的宝宝的时候就有能力换位思考了。
但实际上,在很多场合我们又会忘了要换位思考。
我有一位号称特别擅于换位思考的朋友。
但他有好几次都是在我吃晚饭时给我打电话,而且每次一聊就是一个多小时。
夏天还好,冬天等聊完天,饭菜就全都凉了,家里人还得帮我再热一遍。
为什么自认为很擅于换位思考的他还会做出这么“不换位思考”的事呢?
因为我家吃饭比正常情况偏晚,他给我电话时,他已经吃完饭一段时间了,压根没有意识到我其实正在吃饭。
所以,我们并不是不知道换位思考的重要性,而是很多时候意识不到自己其实没在换位思考。
当然了,要做到在所有场合都换位思考,肯定是做不到的,而且也没必要。
但是,如果我们能多多提醒自己注意换位思考,对提升沟通水平和人际关系还是很有帮助的。
行之有效的方法有两个:
① 在醒目的地方做提醒标识
比如,在座位的隔板上、电脑桌面上或者手机的日历提醒里记上“别忘了换位思考哦”,经常提醒自己。
② 每日做换位思考日复盘
比如,要求自己每天至少做到3次换位思考,并每天晚上将这些换位思考的场景用文字再复述一遍。
通过每日复盘自省,也很有助于唤醒自己在特定场合下的换位思考意识。
▲ 换位思考日复盘示例图
03
能不能
能在特定场合下,自动唤醒换位思考的意识,你就具备换位思考第一层的水平了(做到这点,你至少就领先80%的人了)。
但意识到了换位思考,不代表你就能做好换位思考。
换位思考的定义是,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,即想人所想,理解至上的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思考方式。
因此,它至少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:
◆ 能否想人所想
◆ 能否感同身受
▼ 1、能否想人所想
处理人际关系时,之所以需要换位思考,就是因为很多时候对方的行为背后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或目的,可能与你第一时间所想并不相同。
比如,对配合的事一拖再拖的同事,可能并不是没有协作意识,而是因为领导给他布置了优先级更高的任务,他没有时间来处理你的事。
再比如,不断给你分配工作的领导并不是处事不公,而是因为他自己事情太多,压根不知道你手上已经有很多工作了。
因此,有了换位思考的意识后,我们至少还要掌握两个换位思考的方法:
① 5why分析
会用5why,多问几个“为什么”分析出对方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或真正目的,这样就可以避免自己想当然所带来的误解。
② 会提问和观察
很多时候,你在用5why分析时会缺少足够的信息,还需要通过提问和观察对方来获取。
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,透过对方的回答,以及观察对方在回答问题时的表情和动作,来分析对方行为背后的真正目的。
如何设计和用好这些提问,就需要你投入一定量的时间来练习与沉淀了。
▼ 2、能否感同身受
分析出对方行为背后的原因后,不代表你就能感同身受。
比如,你的一位朋友要从公司辞职,你用5why问出他背后的原因是因为经常要加班没时间陪家人。
这个原因不同人的接受度是完全不同的。
将家庭看得比工作更重的人就很理解,他们会说不能陪着家人,拿再多钱又有什么用呢?
而将事业看得更重的人就很难理解,他们则会说没有超出常人的时间投入又怎会做好事呢?
我们每个人与他人都或多或少地有所不同,造成这些不同的因素有很多。
① 生物差异的不同
比如,有人是男生、有人是女生。
② 成长经历的不同
比如,有人一直念到博士毕业,有人则小学就辍学。
③ 身份地位的不同
比如,有人是社会精英,有人则是底层人民。
④ 价值观的不同
比如有人信奉无神论,有人相信上帝。
⑤ 知识结构的不同
比如有人是物理学专家,有人是文学家。
⑥ 能力和资源的不同
比如有人身家千亿富可敌国,有人则身无分文吃个pei陵榨菜都是奢侈享受。
这些种种不同,都会导致我们很难与别人真正感同身受。
比如,你身为一名男性,再怎么感同身受,也无法体验女性生孩子时的疼痛。
同理,一个追求物质享受的人,再怎么感同身受,也很难体会苦行僧所追求的精神上的大快乐的。
喜剧演员宋丹丹有一次在节目说,不知道挤地铁是什么感觉,因为她从来没坐过地铁,脱离了普通民众的生活,现在的她就很难再表演出接地气的小品了。
因此,要成为一名真正的换位思考高手,一定要有丰富的阅历,对各种不同类型的人都有相对深入的了解。
能做到想人所想、感同身受,你就达到换位思考的第二个层次了。别人,你就达到换位思考的第三层水平,也就是“圣人”层次了。
BirKim Copyright © 2011-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. 佰俊厦门猎头 版权所有;厦门猎头公司(佰俊人才服务许可号:350200RL1108),邮箱:957489132@qq.com,客服:4000809881;
工信备案号:闽ICP备2022001179号-5;公安备案号:闽公网安备35020602002438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