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长与职业
现代脑科学研究发现人类的左右脑各有侧重,左脑决定人的逻辑思维,即理性的一面,右脑则倾向于艺术思维,即感性的一面。左脑是理性的脑,专注于逻辑分析、推理、抽象,右脑是感性的脑,专注于直觉、情感、形象记忆。
职业生涯规划认为,左脑厉害的人、右脑厉害的人往往有不同的擅长领域,擅长不同的领域也就决定了不同的职业方向选择。这是我们职业选择的一个方面,意味着我们擅长什么,选择它未来专长于一个领域,建立自己的职业竞争力,有所成就的可能性更大。
不过,天生是做什么的料,与喜欢做什么是两回事。找准适合自己的领域,要积累和发展专长,更要发挥自己的天赋,研究自己真正好奇的东西,追寻自己的热情所在。
志业与人格
职业可以是我们最稳健的生存方式,就像脱口秀大会里提到的,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赚钱最主流的方案是上班。但另一方面人生的投资以稳健为基础,追求稳定回报的同时仍然可以寻求风险投资带来的高回报价值,当然,要想有所专长,就要追求真正的兴趣和热爱,而不是盲目追逐热点。
韦伯的时代,德国的高等教育制度已经相对成熟,年轻人就很喜欢通过“人格”来为自己的志业提供依据。在《以学术为业》中他说:
❝ 目前流行一种心态,把这项无可置疑的真理变成崇拜偶像的借口,这些偶像就是“人格”(Persönlichkeit)与“个人体验”(Erleben)。这种崇拜充斥大街小巷与各种报刊,在年轻人的圈子里,尤为风行,这是可以理解的。这两个偶像彼此紧密连在一起:一般认为,“个人体验”构成人格,并为人格本质的一部分。 于是人们使尽解数,努力去“体验”生活。因为他们相信,这才是一个“人格”应有的生活方式。[1]
❞
个人体验高度依赖于自己的主观感受,这不是一般的性格测试、特长诊断所能相比的。不要基于别人正在做的事为你自己选方向、列清单、做决策。你永远不会成为他们,你永远都不擅长做另一个人。唯一应该做的事,是你自己想做的事,在“做自己”这件事情上,没有人能与你竞争。
成为你自己
“个人体验” 需要放到第一位。职业选择的普世标准无法回答个人志业选择的问题,关注个体,关注自身感受的成功。成为你自己,最难的不是做自己想做的事,而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。
志业选择是终身学习者在自由市场中的创造性表达。当前的环境会塑造大脑,但是聪明的大脑也可以选择和塑造未来的环境。要建立系统,而不是设定目标。运用你的判断力确定什么样的环境有助于你茁壮成长,然后在周围创造一个这样的环境,由此增加成功的概率。
在基因、成长环境和个人对环境的回应的共同作用下,每个人都形成了自己独一无二的专长。专长是一个人个性和身份的有机组成部分。一旦找到自己天生喜欢和擅长的领域,你就可以朝着这个方向持续前进。在“成为自己”这件事情上,没有人能比得过你。其实,人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寻找,寻找那些最需要你的人,寻找那些最需要你的事情。[2]
BirKim Copyright © 2011-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. 佰俊厦门猎头 版权所有;厦门猎头公司(佰俊人才服务许可号:350200RL1108),邮箱:957489132@qq.com,客服:4000809881;
工信备案号:闽ICP备2022001179号-5;公安备案号:闽公网安备35020602002438号